## 写在前面 之前去过一次长洲岛 [post cid="2594" cover="" size=""/] 只是那次去的时候感觉太赶了,走黄埔军校旧址的时候,人家也快下班了 走了走白鹤岗炮台,都没开门,这次刚好有时间,弥补一下遗憾 ## 游记 ### 轮渡 今日`08/29`的晨光里,我和崽崽带着对江岛的期待,驱车奔向鱼珠码头。  还未靠近岸边,就能看见江面上停泊的轮渡,白色的船身在阳光下格外显眼,像是等待载客起航的时光摆渡人。  到了码头,先确认轮渡费用——小车过渡不过十五元,价格亲民得让人卸下了出行的经济顾虑。  停好车后,便是一段悠闲的等待。江风带着水汽拂过脸颊,吹散了城市的燥热,远处的货轮缓缓驶过,留下一道道泛着银光的水痕。 偶尔有行人与我一同站在码头边,大家或低头刷着手机,或抬眼望向江面,安静地等候轮渡开闸。 终于,工作人员示意可以驾车登船,车轮碾过轮渡的铁板时发出轻微的“哐当”声,像是为这场江岛之行奏响了序曲。 轮渡缓缓驶离码头,江水在船尾翻涌。 ### 停车  几分钟的航程很快结束,靠岸后我第一时间找地方给电动汽车充电——长洲岛的配套很贴心,充电桩不难寻。 [post cid="3142" cover="" size=""/] 待电量稳步上升,便朝着此行的第一站——白鹤岗炮台出发。 ### 白鹤岗炮台 走近白鹤岗炮台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门楼,青砖黛瓦间透着岁月的厚重。  进入铁门,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。  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可移动炮台,炮身虽已褪去往日的金属光泽,但其庞大的体量仍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它镇守江防时的威严。  炮台下方的轮轴保存完好,似乎轻轻一推,就能重现它调整射击角度的模样。  沿着步道往前走,两个位置展示着另外两座炮台的位置  虽部分设施已有些残缺,但从留存的炮位痕迹中,仍能清晰辨认出当年炮台的布局。  炮位周围的掩体由坚固的石块砌成,历经风雨侵蚀,表面已布满青苔,却更添历史的沧桑感。 炮台群中,几条巷道入口隐蔽在绿植间。  顺着石阶走进巷道,幽暗的光线瞬间包裹周身,墙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。  巷道狭窄而悠长,两侧的石壁冰凉,行走其间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。  偶尔有阳光从巷道顶部的透气口洒下,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,为这份厚重增添了几分灵动。 ### 彩票与蜜雪冰城 离开白鹤岗炮台,沿着路边闲逛,路过一家体育彩票店,一时兴起走了进去。看着玻璃柜里排列整齐的彩票,随手选了随机的一张,不为中大奖,只为给旅途添一份小小的期待。出了彩票店,暑气渐盛,恰好不远处有一家蜜雪冰城,便进去点了两杯饮品——清爽的苹果奶绿和料足的葡萄芋圆啵啵,吸上一口,凉意瞬间漫遍全身,旅途的疲惫也消散了大半。 ### 孙中山纪念馆  捧着饮品,沿着军校路慢慢前行。路边的树木枝繁叶茂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柏油路上,形成跳动的光斑。不一会儿,便到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,看了一眼入园时间,恰好赶上开放时段。  走进纪念馆,首先来到孙中山先生故居  朴素的青砖房内,摆放着当年的桌椅、床榻,一切都保持着原貌。  孙中山先生的卧室尤为简单,一张木床、一个衣柜,尽显伟人的节俭风范。    ### 黄埔军校旧址 从故居出来,便是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。  便是黄埔军校正门,“陆军军官学校”的匾额庄严肃穆,门前的卫兵雕塑昂首挺胸,守护着这座孕育了无数革命英才的圣地。 学堂内的标语依旧清晰,“勤学苦练,报效国家”的字样苍劲有力,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学子们刻苦求学、立志报国的身影。 走进校内,二楼官长饭厅的陈设格外引人注目,长长的木质餐桌整齐排列,桌上摆放着简朴的餐具,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军官们在此用餐、畅谈国事的场景。  角落里的老式电话和报纸架充满了年代感,黑色的电话机身泛着温润的光泽,报纸架上仿佛还留存着当年的报纸油墨香。  校长办公厅内,办公桌椅、文件柜一应俱全,桌上的台灯、笔墨仿佛还在等待主人的使用,处处都透着严谨与庄重。  ### 孙总理纪念碑 离开军校旧址,前往孙总理纪念碑。  纪念碑矗立在小山之上,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攀登,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。抵达顶端,仰头望去,纪念碑巍峨挺拔,正面刻着“孙总理纪念碑”几个鎏金大字,熠熠生辉。  旁边的讲解牌详细介绍了纪念碑的修建背景与意义—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,黄埔师生于1928年动工修建,碑顶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着西装,手持书卷,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,仿佛仍在为国家的未来擘画蓝图。  站在纪念碑旁,俯瞰整个长洲岛,江风拂面,心中满是感慨。 这趟旅程,既有轮渡摇来的悠闲,又有炮台与军校沉淀的历史厚重,还有彩票与奶茶带来的烟火气。 长洲岛就像一本摊开的书,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,等待着人们细细品读。 Loading... ## 写在前面 之前去过一次长洲岛 <div class="preview"> <div class="post-inser post box-shadow-wrap-normal"> <a href="https://hw13.cn/a-tale-of-two-cities-202507.html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post_inser_a no-external-link no-underline-link"> <div class="inner-image bg" style="background-image: url(https://static.hw13.cn/usr/uploads/2025/07/639714502.jpg);background-size: cover;"></div> <div class="inner-content" > <p class="inser-title">双城记:从长洲岛的历史余韵到深圳湾的海滨风情</p> <div class="inster-summary text-muted">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与日常琐碎中,总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去邂逅不一样的风景与故事。 这一次,我踏上了从广州长洲岛到深圳的旅程,穿越历史的厚重,拥抱海滨的浪漫,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感动。 </div> </div> </a> <!-- .inner-content #####--> </div> <!-- .post-inser ####--> </div> 只是那次去的时候感觉太赶了,走黄埔军校旧址的时候,人家也快下班了 走了走白鹤岗炮台,都没开门,这次刚好有时间,弥补一下遗憾 ## 游记 ### 轮渡 今日`08/29`的晨光里,我和崽崽带着对江岛的期待,驱车奔向鱼珠码头。  还未靠近岸边,就能看见江面上停泊的轮渡,白色的船身在阳光下格外显眼,像是等待载客起航的时光摆渡人。  到了码头,先确认轮渡费用——小车过渡不过十五元,价格亲民得让人卸下了出行的经济顾虑。  停好车后,便是一段悠闲的等待。江风带着水汽拂过脸颊,吹散了城市的燥热,远处的货轮缓缓驶过,留下一道道泛着银光的水痕。 偶尔有行人与我一同站在码头边,大家或低头刷着手机,或抬眼望向江面,安静地等候轮渡开闸。 终于,工作人员示意可以驾车登船,车轮碾过轮渡的铁板时发出轻微的“哐当”声,像是为这场江岛之行奏响了序曲。 轮渡缓缓驶离码头,江水在船尾翻涌。 ### 停车  几分钟的航程很快结束,靠岸后我第一时间找地方给电动汽车充电——长洲岛的配套很贴心,充电桩不难寻。 <div class="preview"> <div class="post-inser post box-shadow-wrap-normal"> <a href="https://hw13.cn/3142.html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post_inser_a no-external-link no-underline-link"> <div class="inner-image bg" style="background-image: url(https://static.hw13.cn/usr/uploads/2025/08/125428253.jpg);background-size: cover;"></div> <div class="inner-content" > <p class="inser-title">【广东广州黄埔】南方电网汽车充电站(海珠供电局黄埔军校配套停车场超充站)</p> <div class="inster-summary text-muted"> 店名:南方电网汽车充电站(海珠供电局黄埔军校配套停车场超充站)时间:2025.08.28地址:广东省黄埔区长洲街道... </div> </div> </a> <!-- .inner-content #####--> </div> <!-- .post-inser ####--> </div> 待电量稳步上升,便朝着此行的第一站——白鹤岗炮台出发。 ### 白鹤岗炮台 走近白鹤岗炮台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门楼,青砖黛瓦间透着岁月的厚重。  进入铁门,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。  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可移动炮台,炮身虽已褪去往日的金属光泽,但其庞大的体量仍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它镇守江防时的威严。  炮台下方的轮轴保存完好,似乎轻轻一推,就能重现它调整射击角度的模样。  沿着步道往前走,两个位置展示着另外两座炮台的位置  虽部分设施已有些残缺,但从留存的炮位痕迹中,仍能清晰辨认出当年炮台的布局。  炮位周围的掩体由坚固的石块砌成,历经风雨侵蚀,表面已布满青苔,却更添历史的沧桑感。 炮台群中,几条巷道入口隐蔽在绿植间。  顺着石阶走进巷道,幽暗的光线瞬间包裹周身,墙壁上还能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。  巷道狭窄而悠长,两侧的石壁冰凉,行走其间,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。  偶尔有阳光从巷道顶部的透气口洒下,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,为这份厚重增添了几分灵动。 ### 彩票与蜜雪冰城 离开白鹤岗炮台,沿着路边闲逛,路过一家体育彩票店,一时兴起走了进去。看着玻璃柜里排列整齐的彩票,随手选了随机的一张,不为中大奖,只为给旅途添一份小小的期待。出了彩票店,暑气渐盛,恰好不远处有一家蜜雪冰城,便进去点了两杯饮品——清爽的苹果奶绿和料足的葡萄芋圆啵啵,吸上一口,凉意瞬间漫遍全身,旅途的疲惫也消散了大半。 ### 孙中山纪念馆  捧着饮品,沿着军校路慢慢前行。路边的树木枝繁叶茂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柏油路上,形成跳动的光斑。不一会儿,便到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,看了一眼入园时间,恰好赶上开放时段。  走进纪念馆,首先来到孙中山先生故居  朴素的青砖房内,摆放着当年的桌椅、床榻,一切都保持着原貌。  孙中山先生的卧室尤为简单,一张木床、一个衣柜,尽显伟人的节俭风范。    ### 黄埔军校旧址 从故居出来,便是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的旧址。  便是黄埔军校正门,“陆军军官学校”的匾额庄严肃穆,门前的卫兵雕塑昂首挺胸,守护着这座孕育了无数革命英才的圣地。 学堂内的标语依旧清晰,“勤学苦练,报效国家”的字样苍劲有力,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学子们刻苦求学、立志报国的身影。 走进校内,二楼官长饭厅的陈设格外引人注目,长长的木质餐桌整齐排列,桌上摆放着简朴的餐具,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军官们在此用餐、畅谈国事的场景。  角落里的老式电话和报纸架充满了年代感,黑色的电话机身泛着温润的光泽,报纸架上仿佛还留存着当年的报纸油墨香。  校长办公厅内,办公桌椅、文件柜一应俱全,桌上的台灯、笔墨仿佛还在等待主人的使用,处处都透着严谨与庄重。  ### 孙总理纪念碑 离开军校旧址,前往孙总理纪念碑。  纪念碑矗立在小山之上,沿着石阶一步步向上攀登,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。抵达顶端,仰头望去,纪念碑巍峨挺拔,正面刻着“孙总理纪念碑”几个鎏金大字,熠熠生辉。  旁边的讲解牌详细介绍了纪念碑的修建背景与意义——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,黄埔师生于1928年动工修建,碑顶的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着西装,手持书卷,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,仿佛仍在为国家的未来擘画蓝图。  站在纪念碑旁,俯瞰整个长洲岛,江风拂面,心中满是感慨。 这趟旅程,既有轮渡摇来的悠闲,又有炮台与军校沉淀的历史厚重,还有彩票与奶茶带来的烟火气。 长洲岛就像一本摊开的书,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,等待着人们细细品读。 最后修改:2025 年 09 月 30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如果您对各种技术博客文章感兴趣,欢迎关注拓行公众号,分享各种专业技术知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