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前准备的通行证
从广州自驾前往深圳天文台的路上,我一直盯着导航上的时间。
出发前特意查了攻略,知道进入深圳部分区域需要提前申请通行证,特意在手机上操作妥当 —— 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两百块罚款坏了出行的兴致。
路边意外的美景
路上去了个厕所,发现路边的风景意外的好看,拿起手机记录下来。
山脚观光车
车轮碾过高速路的沥青,两旁的绿植飞速后退,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期待中悄然溜走,当仪表盘的时间跳到 18:20 时,深圳天文台的指示牌终于出现在视野里。
停好车走到山脚下,抬头望见天色还亮得很,夕阳正把云层染成淡淡的金粉色。运气格外眷顾,接驳小巴的末班车还没停运,十块钱一张票,跟着同车的几个年轻人往山上冲。
坐小巴上山时还出了个小插曲,车在半路熄了一次火,司机师傅淡定地摆弄了几下方向盘,引擎又突突地转了起来,满车人都笑出了声,倒像是给这场日落之旅加了点调味剂。
观景栈道-下行
上到观景平台时,夕阳正悬在海平面上方。
上次来的时候因为到得太晚,栈道入口已经关闭,只能隔着栏杆远远望一眼,这次总算赶在关门前赶到。
顺着指示牌往下走。
栈道两旁挤满了拍照的年轻人,有人举着手机对着落日连拍,有人坐在岩石上摆着姿势,笑声和海浪声混在一起,热闹得很。
走到中途往下看时,才发现这段路比想象中陡得多。
不过今天山间飘着层薄雾,远处的海面朦朦胧胧的,倒没那么清晰地看到深渊,我的恐高症居然莫名好了不少。
下到海边时,夕阳已经沉到云层里,只把天边烧得一片通红。
上山的艰难
岸边停着几艘快艇,船夫喊着 “五十一位”,说平时都要一百块,这会快收工了便宜卖。
我摇了摇头,比起坐快艇,倒更喜欢站在礁石上看海浪拍岸 —— 白色的浪花卷着沙粒撞过来,碎成一片泡沫,又被海水拖回海里,来来回回,像在跟礁石玩一场永不疲倦的游戏。
掏出手机拍了几张晚霞,镜头里的天空从橘红渐变成紫蓝。
天色彻底暗下来时,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。
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 “上山容易下山难” 的反义 —— 往上爬的台阶像是没有尽头,夜晚的风带着海腥味吹过来,栈道上并没有灯,仅剩岸边的登船口的灯光,只能凭借月光照见眼前几级台阶,根本看不清上面还有多远。
爬了没一会儿就开始气喘吁吁,腿像灌了铅似的沉,走到一半时突然眼前一黑,赶紧抓住旁边的栏杆,扶着石壁站了十几分钟才缓过来。
咬着牙一级一级往上挪,等终于回到平台时,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湿透了。
糖水铺的小遗憾
下山后肚子饿得咕咕叫,想起攻略里推荐的糖水铺,导航过去才发现门口排着长长的队,问了店员,说前面还有一百多桌。
口味虾的满足
果断放弃,转头开车去了宝安区的 “虾一跳”,点了份大头虾捞面。
面条裹着浓郁的酱汁,虾肉 Q 弹紧实,白天爬山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口鲜香冲散了。
结账出门时,抬头看见深圳的夜空挂着稀疏的星子。
想起天文台的观测台,或许此刻正有天文爱好者在镜头前捕捉银河吧。
这场从广州出发的追日之旅,有惊无险,有累有甜,倒像是给平淡的生活添了帧鲜活的画面 —— 毕竟不是每次抬头,都能遇见那样美的晚霞,也不是每次低头,都能坚持走完那些让人绝望的台阶。